人体皮肤被烧伤,体表屏障遭到破坏,形成开放性创面,良好的创面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观察了96例烧伤患者创面,应用“伤安素”功能敷料的治疗效果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烧伤创面 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5~64岁,新鲜深Ⅱ度创面36例,新鲜浅Ⅱ度创面22例,伤后14d仍未愈合创面38例(其中创周有红肿及脓性分泌物22例)。应用创面面积1cm~13cm。烧伤部位为面、四肢、躯干,臀部。将具有不同深度、不同部位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材料“伤安素”为北京奥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10cm,10×15cm,10×40cm,125×45cm,9×20cm,19×25cm等。0.5%碘伏为北京联昌卫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卫消字[2002]第0064号。
1.3 方法 治疗组 :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将“伤安素”敷料贴于创面,纱布覆盖,绷带包扎或半暴露,根据创面渗出情况和是否渗透决定换药时间和次数 ,伤后 48h内创面渗出较多,敷料渗透时每天换药 1次,若创面渗出少,敷料干燥可不更换,每天可检查 1~2次,3~7d后,若无分泌物则不需要更换 ,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除用0.5%碘伏纱布换药外,其它处理同治疗组,需每 日换药或隔日换药一次。
1.4 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t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创面渗出情况 治疗组新鲜 Ⅱ度创面急性渗出期,伤安素吸收渗液多,创面干净。未愈创面干燥,分泌物少,敷料不易渗透。对照组,分泌物多,敷料极易渗透。
2.2 抗感染效果 治疗组对创周有红肿,脓性分泌物多者(12例),应用“伤安素”敷料1~3d,创周红肿明显减退,分泌物减少。对照组(10例),换药2~5d创周红肿消退。
2.3 创面愈合时间 新鲜深Ⅱ度创面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伤后 14~18d,18~22d愈合;浅Ⅱ度伤分别在伤后5~11d,8~14d愈合;伤后14d未愈合者分别在伤后7~31d、23~42d愈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换药次数 治疗组换药次数少,新鲜 Ⅱ度创面伤后48h内1~2d换药一次后,5d左右再换药。14d未愈合创面3~5d换药一次。对照组1~2d换药~次。
2.5 安全性 治疗组创面应用伤安素敷料后,该敷料不易揭去,粘敷性较强,浸湿后去除伤安素敷料,创面可见黑色物质存在,经抗疤性治疗或浸浴一周后消失。未观察到其它不良作用。
3 讨论
伤安素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活性碳纤维,含纳米生物相容剂的新型高分子医用材料。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其特点如下:①该材料吸附性强’ ,应用于 Ⅱ度创面后,创面渗出很快被吸收,利于外层敷料保持干燥,创面干净,从而减轻了创面水肿 ,防止 了感染的发生。②促进创面愈合,“伤安素”敷料不论对新鲜创面还是对难愈合创面都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③抗感染 ,“伤安素”敷料应用于感染创面或炎症反应较重的创面,可明显减轻感染,减轻炎症反应。④“伤安素”敷料贴敷创面不易脱落和创面愈后有黑色物质沉着是其不足之处,但只要正确处理仍可安全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葛绳德,夏照帆.临床烧伤外科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244—245
2 薛宏斌 ,李明,董卫东,等.伤安素在烧伤创面上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278
3 汤曼力 ,文琰,吕少敏 ,等.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