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观察




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Ⅱ度烧伤临床观察
作者:杨雷 王海滨 来源:INTERNET
烧伤、烫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院自去年以来引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含有纳米生物相容剂的功能敷料———伤安素,治疗Ⅱ度烧、烫伤患者,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Ⅱ度烧、烫伤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4岁;入院时间为伤后1小时至伤后6天。致伤原因:热液伤36例,火焰伤8例,电弧灼伤6例;烧伤面积为3%~25%,其中浅Ⅱ度为32例,深Ⅱ度18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清创术,去掉泡皮,创面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数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伤安素组及对照组,并保证两组有相同烧伤深度的人数。伤安素组采用伤安素包扎治疗,并根据创面敷料是否渗透决定换药次数,一般于伤后48h内更换一次,此后如再无渗出,于4~5天打开外层敷料,保留伤安素并用烤灯或远红外线照射,保持干燥3天,观察创面若无分泌物,不需再更换,适当保持干燥直至愈合。对照组采用干燥疗法SD-Ag糊剂外涂于创面,每天一次,同时采用烤灯或远红外线局部照射保持干燥,直到愈合。伤安素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3 治疗效果
伤安素组包扎治疗后,没有1例出现疼痛不适,术后多无需镇痛治疗;而对照组疼痛明显,多数患者不能耐受需注射镇痛药物。伤安素组创面周围皮肤炎症反应轻,创面渗出少、洁净,对被褥几乎无污染;而对照组由于渗出期创面渗出较多,所以一次性被褥污染较重,需经常更换。
伤安素组用药后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对照组则出现1例慢性过敏,改用其他药物。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可见伤安素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上有明显的差别。
表1 伤安素组与对照组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结果比较(略)
注:创面愈合时间以安全上皮化为标准
2 讨论
皮肤受热力损伤后,局部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这是由于激活体内凝血和补体系统释放的各种化学介质所致[1],且烧伤后24h创面表浅部分有少量细菌生长,24h后细菌数量大增,并向深部侵入[2]。而伤安素敷料接触创面时,能迅速激活凝血酶原,启动凝血系统阻止创面渗出,减少体液丢失,并能迅速有效地吸附伤口分泌物,使创面清洁干净,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阻止细菌在伤口定植,使创面在与外部隔离的状态下干燥、收敛,从而发挥其吸附力强及抗炎作用。
组织损伤后其愈合过程较为复杂,包括变性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生成、创面收缩与重组等多个步骤。浅表损伤愈合细胞增殖只有上皮细胞,受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而深度损伤愈合则包括愈合的每一个步骤[3]。伤安素敷料是由不同微量元素和其他微量物质形成的活性功能团及生物相容剂,对创面受损细胞具有靶向性修复作用,减少细胞死亡,抑制肉芽组织的过度增生,促进和加速上皮细胞的再生与融合,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时间,并减少瘢痕增生,具有靶向性修复创面,促进愈合的作用。
伤安素功能敷料是由特殊工艺合成的含纳米生物相容剂的高分子活性碳纤维加工而成。该材料呈黑色、片状、无毒性、无刺激、无致敏,质地细腻柔软,透气性好,易贴敷创面,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且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廉,效果肯定,是目前临床治疗Ⅱ度以上烧伤的又一种新型高效的医用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伟石,张民权.现代烧伤治疗,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5,13.
2 邝安,史济湘.烧伤医学在中国,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1989,66.
3 谷廷敏,孙永华.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7:300.
作者单位:264000山东省烟台通华医院
山东省烟台市建筑(康博)医院
伤安素在烧伤创面上的临床观察
伤安素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加工的活性碳纤维、含纳米生物相容剂的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种烧伤功能性敷料。我们从2004年1月开始应用(北京奥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京药管械(准)字2002第2640237号)伤安素。在多种烧伤创面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2例, 其中男28例, 女14例, 年龄3~52岁。新鲜II度创面32例, 烧伤残余小创面6例, 感染创面4例。烧伤面积1%~10%, 平均3.5±0.8%。烧伤部位为头面部、躯干、四肢。
2 治疗方法
2.1 新鲜创面的处理:0.9%生理盐水、1‰新洁尔灭冲洗创面,用剪刀剪去腐皮后, 将“伤安素”敷料贴于创面。棉垫覆盖,绷带轻微加压包扎,使“伤安素”敷料与创面贴紧。每天换药一次, 伤后48h, 创面渗出减少后, 5天左右观察一次,如无渗出, 不需更换, 直至创面愈合。
2.2 烧伤残余小创面的处理:烧伤后残余小创面, 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经常出现, 而且反反复复,十分棘手。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 将“伤安素”敷料剪成与创面同样大小紧贴于创面, 行半暴露法治疗,如有渗出,随时更换。一般3~5天换一次。
2.3 感染创面的处理:首先浸浴创面,将大量的细菌、污染物及坏死组织彻底清理, 用0.5% 碘伏消毒创面后,“伤安素”敷料包扎, 每日1次, 感染控制后, 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3 结果
治疗新鲜浅度烧伤创面,“伤安素”吸收渗液多, 创面干燥、干净,10 天左右创面愈合。治疗残余创面, 同样创面干燥, 分泌物少。残余小创面2~3 周左右愈合。治疗感染创面, 应用“伤安素”3天后,创面红肿消退, 分泌物明显减少。炎症得到控制。
出处:( 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作者:薛宏斌,李 明,董卫东,张 雷
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7年08月20日 17:58:02 Monday
作者:汤曼力,文琰,吕少敏,张小玲,徐梦灵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 目的 探讨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3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处理压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伤安素功能敷料有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
【关键词】 压疮; 伤安素功能敷料; 效果; 护理
压疮是长期卧床或不适于翻身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1]。随着护理对压疮预防工作的重视,压疮发生率逐渐下降,但因病情危重或个体差异,其发生仍不可避免。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我科采用北京奥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伤安素Ⅲ型功能敷料治疗院外带入和院内不可避免发生的压疮2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9例压疮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9~80岁,平均(58.3±11.7)岁。院外带入压疮37例,院内不可避免发生2例。其中Ⅲ级颅脑损伤并存下肢骨折21例,骨盆粉碎性骨折并存休克8例,血气胸并存股骨上段骨折6例,颈椎骨折截瘫4例。按压疮分期标准[1]:Ⅱ期9例,Ⅲ期22例,Ⅳ期8例。压疮面积1.0 cm×1.5 cm~5.0 cm×9.0 cm。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压疮分期及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0.5%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3%过氧化氢、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局部用红外线灯距创面25.0 cm照射10~15 min。两组均使用气垫、气圈,每2小时翻身1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庆大霉素8万U/cm2(压疮面积)用量的纱布湿敷局部,外盖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3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直接用伤安素Ⅲ型功能敷料贴敷压疮创面,5 d检查1次,有渗出时更换,若无分泌物,不需更换。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2.2 疗效判断标准:创面愈合,痂皮脱落为治愈;无分泌物,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正常生长为显效;渗出液减少,创面无扩展为有效;创面未愈合,仍有渗出液为无效[2]。治愈、显效加有效视为总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治愈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2 结果
两组疗效及治愈时间比较,见表1(略)
3 讨论
伤安素Ⅲ型功能敷料含有纳米生物相容剂,其治疗作用不同于西药和中药,而是采用物理原理达到靶向性的吸附和修复治疗作用。其靶向性吸附治疗具有强大的吸附动力,能迅速有效地吸附压疮创面的分泌物。观察组应用伤安素功能敷料后,创面渗出物很快被吸收,而外层敷料仍保持干燥,破坏了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阻止细菌在创面定植,使创面在与外部隔离的状态下干燥收敛,加速创面的愈合过程,从而降低感染率,缩短压疮治愈时间[3]。特别是治疗Ⅳ期压疮,观察组5 d换药1次也能保持创面清洁。局部有渗出时,只需“开窗”换药,不必揭除全部敷料,减少了换药次数。而对照组外层敷料吸收渗液效果不佳,创面常有渗出,需每天或隔天换药。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效果佳,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压疮的功能敷料。传统方法护理压疮,经常由于创面渗出多,昏迷躁动患者敷料易脱落,而致压疮换药次数增多,不仅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和治疗费用,而且延缓压疮结痂愈合。伤安素Ⅲ型功能敷料吸附能力强,促进创面愈合,且贴敷创面紧密,不易脱落。敷料更换周期延长,节省人力,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好。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伤安素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作者:丛秀玲 于秀香 张雪英 2005-9-22
2000年9月~2003年10月,我院收住骨折病人自带褥疮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伤安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76岁,其中新鲜深Ⅱ度创面16例,新鲜浅Ⅱ度创面12例,Ⅱ度褥疮2周后的残余创面18例,创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的4例。
1.2 治疗方法 创面用0.5%盐水清洗,碘伏棉球消毒后,将伤安素敷料贴于创面,根据创面渗出多少敷料是否渗透情况决定换药时间的次数,创面渗出多、敷料湿透,每天1次,如创面渗出少、敷料干燥,可3~5天换药一次,若无分泌物不需要更换直至愈合,对照组除用无菌纱布换药外,其他处理同伤安素治疗组,需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
2 结果
新鲜浅Ⅱ度创面:治疗组,6~12天愈合平均(8.6±2.4)天;对照组,8~14天愈合平均(11.5±2.6)天。新鲜深Ⅱ度创面:治疗组,14~18天愈合平均(16.3±2.8)天;对照组,18~22天愈合平均(20.2±3.8)天。残余创面:治疗组,8~32天愈合平均(14.1±7.4)天;对照组,24~41天平均(32.8±11.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伤安素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加工的活性碳纤维,含纳米物相溶剂的新型两分子医用材料,该材料无刺激、无致敏,质地细腻、柔软,易贴敷创面,病人感觉舒适,应用伤安素敷料明显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了住院日期,减少了医疗费用,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收稿日期:2004-06-23)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骨科